
早安,這是小型欄目《遊戲漢化原創字體鑒賞》,關注於早期只在遊戲漢化中出現的點陣字體。
此欄目第一款要介紹的字體,即是臺灣智冠公司代理漢化的第一款遊戲《魔法門3:幻島歷險記》,亦是第一款中文漢化RPG遊戲,在當時頗受歡迎。不過此欄目不討論遊戲,它所使用的字體更吸引我。

圖1:實機效果展示。
您可以在遊戲最開始輸入姓名的欄位開啓中文注音輸入法(漢化組真厲害!在遊戲內植入輸入法!),即可欣賞它的字體。若出現白框則代表該字為非常用字。

圖2:內置中文輸入法。
因為英語原版採用8Px高的字體,若直接使用當時僅有的16Px或24Px的字體,雖然顯示效果好,但是解析度及遊戲UI的設計完全不允許這麼做,故智冠選擇以“壓扁一款16Px的字體”來展示。經過觀察,智冠是以倚天ET1字體為藍本壓扁。

圖3:使用壓扁的字體已經造成破圖了。來源:https://qupyqupy.pixnet.net/album/photo/241088459

圖4:ET1 16Px與魔法門3字體對比。
(一些文章表示壓扁字體是因為當時內存不足以存儲遊戲+字庫,其實不然。遊戲字庫依舊以16Px存儲,不過僅含Big5常用字,這就是為什麼之前所述的輸入法輸入非常用字會出現白框的原因。遊戲中出現的非常用字以單位字替換編碼)

圖5:非常用字替換。
不過單純壓扁字體當然效果非常差,於是智冠很明顯地又進行了優化處理重製,這之中又以使用“簡化漢字”為主要優化方式。可以看到這些簡化方式有些有別於《简化字总表》。可以當作“台灣人‘自創’簡化字”研究的參考(應該可以吧I guess)。


圖6:官方對照表。(雖然同時也在表內展示了小點陣體的筆畫合併字。)來源:骨灰集散地。
另外因為遊戲內部份地方是可以自己輸入漢字的,推測字體的優化並不是只優化遊戲中用到的字,而是幾乎所有收錄字都處理了,除了後面那些筆划很多的字(Big5編碼以先以字頻排序,後以筆划數排),可以看到一些在輸入方可合併的字也在字庫層上簡化了。比如: 吃、喫。劣勢是可能在後選字框出現造形類似的字形,造成混淆。一些字的簡化方式也挺魔幻,如:鑠


圖7:各種對照。
應該是收到了些抱怨信及新的技術,此字體只出現在這款遊戲。
鄙人手邊還有一款同樣也是壓扁的漢化點陣字,將於後續以欄目形式分享,持續更新中。
Luke036
2025年㋆㏯㍯于猻吧首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