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原檔壓縮如上
尋夢倣宋製作感言(OCR識別,可能有誤):
聚珍倣宋字體,在倣宋類字型中可以説是最靚麗、最古雅的一款了。我自幼接觸聚倣類舊書很多,對之一直是深愛不已的。
原來以爲聚倣還存在的,稍長後纔知道它是鉛字時代的產物。但隨著鉛字的淘汰,這種字型也跟著消失了,令人至感可惜。
而在後鉛字時代的倣宋類字型,往往是基於現代手寫習慣,或官方用字規範標準設計出來的,獃板之氣十足,也毫無古風可言。
前些年,有日本公司推出了一款名叫岩田宋朝的倣宋體字型,清新、古雅、頗受大衆歡迎。很多人誤以爲它是聚倣的復刻版,網路上甚至有好事者將其逕直改名爲「文悅聚珍倣宋」。
其實岩宋並非直接復刻自聚倣的,而是以「竹天新宋」爲主要参攷對象作的開發。竹天新宋的設計者爲姚竹天先生,曾任中華書局聚倣部的技術主任,他借鑑聚倣開發出來的竹天新宋。所以,說岩宋像聚倣還是有些道理的。
另外一款古籍木蘭,比起岩宋,在間架上更趨近聚倣。惟其筆鋒偏軟(欣喜堂的聚倣字樣也略軟),没有聚倣的鋒刀、挺拔感,但已算相當優秀的一款倣宋類字型了。
深感於人家很會將我們前人的智慧財著意地開發出來,中爲日用。而中國人卻大多陷於拏來主義的泥淖·與傳統認知的淺薄,或急功近利的粗製,在聚倣類開發作出好成績的幾乎沒見有。並且,我相當地不認同字屆一些人的聚倣過時;不適合現代排版,尤其是横排方面;復刻不能照搬原型;形與神不能兼得等言論。有心要復刻出一款多數人盼望,高曲線質量,盡可能接近聚倣的字型來,這就是尋夢倣宋。
這裏的字樣,是我與朋友合作成果的新展示。不是拼接或摳圖方式製作的,也非最終效果。在不斷地復刻與修改中,力求再現聚倣的美貌,竝注入創新的理念。